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邓玉林院士受邀参加2024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

时间:2024-12-16    

2024年12月10日至12日,备受瞩目的2024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IPSPACE 2024)在海南海口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和平的未来、未来的和平”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5个国家的科学家、航天员,共同探讨空间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和平利用领域的广阔前景。

图片1.png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图/理工亘舒

邓玉林院士作为大会联合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IAA)主席团执委兼生命科学部主席受邀出席了本次盛会,并在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医工融合、航天转化,打造航空医疗救援“转、监、检、智、治”一体化装备创新体系》的重要报告。邓玉林院士的报告聚焦于空间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其对人类医学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他强调,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学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空间医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可以推动医学前沿技术的突破,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新的力量。在报告中,邓玉林院士详细阐述了空间技术在健康监测、疾病预防、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应用案例。他指出,空间技术的成果转化可以实现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为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在偏远地区和灾害救援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图片2.png

邓玉林院士发表主题报告  图/理工亘舒

本次大会设置了1个主论坛和11个分论坛,围绕空间信息、健康、教育、能源、动力、投资、月球等多个领域和话题展开深入讨论。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项目展示等形式,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空间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前景以及和平利用的路径。在国际教育论坛上邓玉林院士也作了题为《新时代人才培养与航天科学教育》的主题报告。邓玉林院士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航天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他强调,航天科学教育作为培养未来航天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他认为,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航天科学教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航天科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自2018年以来,IPSPACE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全球航天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嘉宾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共同合作的平台,也为推动空间技术在和平利用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 返回列表 -